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 >> 要闻 |
农工党中央围绕“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天津开展重点考察调研 |
来源:农工党中央 编辑:陆凯 2024-04-16 |
受中共中央委托,4月7日至9日,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常务副主席杨震率农工党中央调研组一行在天津围绕“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农工党中央副主席焦红、邓蓉玲参加调研。 ![]() 在天津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津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医药大学、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组实地察看实验室、生产车间,深入了解医药行业创新发展情况,以及人工智能在生物药研发中的应用情况,考察了现代中药研发模式与关键技术研究,调研了动物疫病防控用疫苗、药物制剂的研发、生产、销售情况。 在和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调研组就细胞及基因治疗技术创新、审评审批、产能供应、应用前景等问题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详细询问企业在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困难,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现有学科优势和载体平台优势,不断汇聚复合型高端人才,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在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强微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调研组仔细询问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等重大突破的技术细节与最新进展,详细了解了工业菌株、微生物发酵、酶制剂复配等技术研发情况。在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调研组听取了蔬菜良种和小站稻、强筋麦等优质品种的研发推广情况,勉励科研人员不断加强种源科技攻关,强化生物育种创新能力。 4月9日上午,调研组在天津召开农工党中央2024年度重点考察调研座谈会。中共天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冀国强主持会议,副市长朱鹏介绍天津生物制造相关产业发展情况。 座谈会上,调研组肯定了天津发展生物制造产业的独特优势。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在生物制造领域已经建立了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聚集了国家级和市级重大创新平台,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应用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产学研金多元主体协同产业共同体,为天津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调研组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推动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生物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之一,正在成为先进制造业中的核心构成,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新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产业板块。要充分认识生物制造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强化整体工业制造的仿生设计,使我国整体制造业的制造原理与工艺向低能耗、低碳排放、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整体变革和系统重塑,推动现代制造由机械制造向生物制造转变。 调研组指出,要把握好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因地制宜、有序推进生物制造健康发展。战略方向上,要把握共性技术与核心技术的辩证关系,政府宜加大对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核心技术突破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施路径上,要抓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传统产业技术升级与产品换代。要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和标准体系的支撑作用。要探索适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组织方式,通过产品串联各类创新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健全体制机制,为生物制造健康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生物制造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存在问题、建议对策进行深入探讨。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农工党天津市委会主委马延和,天津市政府党组成员李树起,副市长谢元、张玲,市政协副主席王建国等陪同调研。中央统战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农工党中央等有关部门同志,相关领域专家参加此次调研。 |
|